第一期丨古人关于飞行的神话与实践
追溯航空发展的历史,中国古代的航空活动和航空技艺发明,有过许多辉煌的成就。中国人很早就认识到风或空气动力的作用,并且创造了各种利用空气动力的方法和机械。在古人所撰写的各类典籍中,也能发现许多关于“航空飞行”的梦想与实践。
1.《庄子·逍遥游》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逍遥游》的开篇便描绘了关于飞行的宏大场面,北方的海里有一条大鱼,名字叫鲲。鲲非常巨大,不知道有几千里长;变化为鸟,名字叫鹏。鹏的脊背,不知道有几千里长;当它振动翅膀奋起直飞的时候,翅膀就好像挂在天边的云彩。
《逍遥游》被列为《庄子·内篇》的首篇,被认为是庄子的代表作,表达了一种追求自由的人生观。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庄子对于“飞行”的精准观察和描写,或许在他心里,能够自由的乘风飞行,也是逍遥游的一种状态。
2.《山海经》
《山海经·海外南经》里有对羽民国的描述:羽民国在其东南,其为人长头,身生羽。一曰在比翼鸟东南,其为人长颊。《山海经·大荒南经》也说:“有羽民之国,其民皆生毛羽”。
人们常常希望自己可以鸟儿一样自由的飞翔,从滑翔机到真正的飞机,人类用科学技术一步一步实现着这个梦想。读了《山海经》的这段记录,或许可以想象:在很久很久以前,真的有可以自由飞翔的“羽人”呢。如果用今天的科学术语来重新定义“羽人”,可以说“他们是自带飞行器的”飞行发烧友。
3.《史记·五帝本纪》
从探寻古人飞行实践的角度去读《史记》,又有一番新发现。在《五帝本纪》中,记录了一段关于舜的故事。
展开全文
舜的父亲瞽叟是个瞎子,舜的生母死后,瞽叟又续娶了一个妻子生下了象,象桀骜不驯。瞽叟喜欢后妻的儿子,常常想把舜杀掉,舜都躲过了;赶上有点小错儿,就会遭到重罚。舜很恭顺地侍奉父亲、后母及后母弟,一天比一天地忠诚谨慎,没有一点懈怠。舜的父亲瞽叟愚昧,母亲顽固,弟弟象桀骜不驯,他们都想杀掉舜。舜却恭顺地行事,从不违背为子之道,友爱兄弟,孝顺父母。他们想杀掉他的时候,就找不到他;而有事要找他的时候,他又总是在身旁侍候着。
尽管如此,瞽叟仍然想杀他,让舜登高去用泥土修补谷仓,瞽叟却从下面放火焚烧。舜用两个斗笠保护着自己,像长了翅膀一样跳下来,逃开了,才得以不死。
英国李约瑟博士在《中国—发明与发现的国度》里一书说:降落伞源于中国。舜利用斗笠兜风,承受空气阻力,减缓了下落的速度,救了自己一命。
植根航空工业,从了解航空故事开始。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