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 当地球上氧气含量下降到16%以下, 这就成为“去氧化事件”, 而若地球上氧气含量上升到25%以上, 那就叫“大氧化事件”, 因此, 10.1亿年后, 就是新一轮大氧化事件。
但这并不是新一轮大氧化事件一定会发生, 只是比发生的可能性更大, 这是因为地球上20%以上的氧氧含量, 超过了人类和动植物成功生存的下限, 一旦降到这个临界点, 就会引发规模大的灾难, 人类可能灭绝。
蓝藻完成光合作用。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非常早, 只有8000万年, 甚至更早, 地球就出现了细胞, 有人开始在地球上生存, 亿万年前, 地球上的生命还是单细胞生物, 与现在的蝌蚪差不多大小, 只有一个小小的细胞, 但在这样幽暗的地球上, 这些细胞, 一天到晚都在忙着吞噬, 忙着分裂, 这就是他们的全部生活。
在这样几十亿年的发展中, 一直没有多大的变化, 但几十亿年后, 单细胞生物突然爆发出了巨大的力量, 这个力量能直接创造氧气, 这个力量就是蓝藻, 这也是蓝藻称为地球上第一“危险物质”的原因。
在40亿年前, 地球由太阳星云凝聚而成, 由于地球是在太阳星云中诞生的, 它从出生那一刻开始, 就少不了太阳星云的影子, 因此, 很多年来, 地球都和太阳星云保持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彼此间, 一天到晚, 都在交流着能量。
在诞生后的数百万年间, 地球的表面危机四伏, 即无法开荒, 也无法生物繁衍, 并且没有任何生命的痕迹, 一切都那么难以想象, 然而地球上却有许多秘密, 忽然间, 有一天, 在蓝藻的出现, 打破了这种静默。
蓝藻在诞生的时候, 一直在吸收光线, 通过一种叫“光合作用”的方式, 将这些光合成物质, 蓝藻吸收了水和二氧化碳, 在这种条件下, 产生了有机物和氧气, 同时, 还放出氢, 庆幸的是, 氧气没有逃跑, 它一直留在地球的大气层, 这才是地球上人类生存的保障。
因此, 有人称蓝藻是“地球上的一支队伍”, 正是由于蓝藻的光合作用, 让地球的氧气含量慢慢上升, 并为地球上后来生命的发展阶段, 扫清了各种障碍。
然而, 诞生蓝藻的过程中, 也经历了一番苦难, 面对一片黑暗, 它只能利用细胞质中的“叶绿体”, 将周围的光能转换为化学能, 但是, 为了消除光合作用的中间产物, 有时候, 蓝藻会产生氧化反应, 这也导致它不能好好的“吸食”光能, 只能生活在地底深处, 因此, 蓝藻也会被视为“厌氧生物”。
直到生命大爆发时期, 厌氧生物逐渐消失, 好氧生物也越来越多, 在氧气的封锁下, 蓝藻也只能进化出“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 终于, 在25亿年前, 它诞生出自己的种群, 这也是蓝藻能够活到现在的原因, 超过一万亿年。
新一轮去氧化事件。
在蓝藻的影响下, 地球上有机物的含量日渐增多, 上亿年的时间里, 地球上的氧气含量也慢慢上升, 原本的0.001%上升到现在的20%。
在之后的10.1亿年, 地球上的氧气含量将回到从前, 将少于16%, 这意味着, 地球将面临“新一轮去氧化事件”的危机, 一旦发生, 地球将回到原始的状态, 也就是蓝藻的“红海时期”。
在16%以下, 这基本等同于地球上没有氧气, 因此, 一旦降到16%以下, 一定会有大量的生命消失殆尽, “去氧化事件”的起因并不是大氧化事件, 而是太阳的老化, 它持续耗尽能量, 导致温度不断上升, 从而导致地球上的水分蒸发, 最终, 消失于太空。
在太阳老化的过程中, 它也会释放出更大的光和热, 这就导致地球上的温度不断上升, 最终, 导致地球上所有的水分蒸发, 随后, 大量的水蒸气被太阳“吸收”, 消失于太空, 最终, 这就导致地球上没有水, 在这样的环境下, 地球上生命将面临生存危机, 因此, “去氧化事件”将再次发生。
地球上的生物将无法生存, 但若幸存下来, 地球上也将无法吸收水分, 最终, 这将导致地球陷入“辐射火球”的环境中, 最终灭亡。
若地球上20%以上的氧气消失后, 人类可能早就灭绝, 但这并不是说人类不用担心, 当“去氧化事件”发生后, 陆地上的生物也不会幸存, 这其中包括海洋上的生物, 地球上所有的生物, 只能是从一片荒原中重新进化并进化出新的生物种类。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