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褒(西漢文學家)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4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西漢文學家南北朝文學家明朝官吏、文學家清虛真人王褒
王褒(前90年—前51年),蜀資中(今四川省資陽市雁江區崑崙鄉墨池壩)人。西漢時期著名的辭賦家,與揚雄並稱“淵雲”。王褒一生留下《洞簫賦》等辭賦16篇、《桐柏真人王君外傳》 1卷,明末收集有《王諫議集》11篇。
基本介紹
本名:王褒別稱:王子淵所處時代:西漢民族族群:漢族出生地:資陽縣崑崙鄉墨池壩出生時間:約公元前90年去世時間:公元前51年主要作品:洞簫賦
生平經歷,逸聞趣事,文學成就,藝術評價,後世影響,個人評價,詩詞節選,墓地遺址,影視形象,
生平經歷王褒,字子淵,資陽縣崑崙鄉墨池壩人。少孤,家貧,事母至孝,以耕讀為本。桑梓墨池就是他洗筆硯之處;縣城南書台山,便是他另一個攻書的地方。他精通六藝,嫻熟《楚辭》,崇敬屈原而作《九懷》,初露才華。爾後,他遊歷成都、湔上(今都江堰市玉壘山)等地,博覽群書,以文會友。漢宣帝時,益州刺史邀他作客,在此期間,他寫下了《中和》《樂職》《宣布》詩,主人命僮子依古樂演唱,大為成功,由此聲名四播。在刺史的舉薦下,得到宣帝的召見,他先做“待詔”的清客,旋擢諫大夫。這時,才華橫溢的王褒,一連寫了《聖主得賢臣頌》《甘泉賦》和《四子講德論》,其中尤以《聖主得賢臣頌》為著,用良御御駿馬來作比,頗為形象。“縱馳騁騖,忽如景靡。過都越國,蹶如歷塊。追奔電,逐遺風,風流八極,萬里壹息。何其遼哉!人馬相得也。”音節急促而寓意深邃,真使人有耳聞目睹馬蹄迅疾之感。不僅如此,純以辭賦來吟詠細小物件的則自褒始。王褒把專以遊獵、女色為題材,轉變為以細小的物件為題材;把規模壯闊的風格,轉變為纖弱沉湎的風格;把堆積誇張的手法,轉變為密巧細緻的手法。他的名著《洞簫賦》,則是三個轉變的集中體現。《洞簫賦》先寫了竹林中的景物,後寫簫聲的動人,用力描繪,著力鋪陳,細膩有致,扣人心扉。無怪乎做太子時的漢元帝“令後宮貴人皆誦讀之”,也無怪乎《文心雕龍》稱道:“子淵洞簫,窮變於聲貌”。《洞簫賦》是很早描寫音樂的辭賦,對後世也很有影響。此外,王褒在蜀時,用方言寫過《僮約》一文,以戲謔的筆調描寫奴隸的待遇,由此可窺見西漢西蜀社會的一個側面。公元前51年,王褒奉令往益州,在途中寫完《移金馬碧雞文》,不久病逝,時年40歲。王褒一生留下辭賦16篇、《桐柏真人王君外傳》 1卷,明末收集有《王諫議集》11篇。1998年,王洪林出版《王褒集考譯》。逸聞趣事茶為貢品、為祭品,已知在周武王伐紂時、或者在先秦時就已出現。而茶作為商品,則時下知道要在西漢時才出現。西漢宣帝神爵三年(前59年)正月里,資中(今四川資陽)人王褒寓居成都安志里一個叫楊惠的寡婦家裡。楊氏家中有個名叫“便了”的髯奴,王褒經常指派他去買酒。便了因王褒是外人,替他跑腿很不情願,又懷疑他可能與楊氏有曖昧關係,有一天,他跑到主人的墓前傾訴不滿,說:“大夫您當初買便了時,只要我看守家裡,並沒要我為其他男人去買酒。”王褒像王褒得悉此事後,當時就氣不打一處來,一怒之下,在正月十五元宵節這天,以一萬五千錢從楊氏手中買下便了為奴。便了跟了王褒,極不情願,可也無可奈何,但他還是在寫契約時向王褒提出:“既然事已如此,您也應該向當初楊家買我時那樣,將以後凡是要我幹的事明明白白寫在契約中,要不然我可不乾。”王褒這人擅長辭賦,精通六藝,為了教訓便了,使他服服貼貼,便信筆寫下了一篇長約六百字題為《僮約》的契約,列出了名目繁多的勞役項目和幹活時間的安排,使便了從早到晚不得空閒。契約上繁重的活兒使便了難以負荷。他痛哭流涕向王褒求情說,如是照此幹活,恐怕馬上就會累死進黃土,早知如此,情願給您天天去買酒。這篇《僮約》從文辭的語氣看來,不過是作者的消遣之作,文中不乏揶揄、幽默之句。但王褒就在這不經意中,為中國茶史留下了非常重要的一筆。《僮約》中有兩處提到茶,即“膾魚炰鱉,烹茶盡具”和“武陽買茶,楊氏擔荷”。“烹茶盡具”意為煎好茶並備好潔淨的茶具,“武陽買茶”就是說要趕到鄰縣的武陽(今成都以南彭山縣雙江鎮)去買回茶葉。對《華陽國志·蜀志》“南安、武陽皆出名茶”的記載,則可知王褒為什麼要便了去武陽買茶。從茶史研究而言,茶葉能夠成為商品上市買賣,說明當時飲茶至少已開始在中產階層流行,足見西漢時飲茶已相當盛行。在此還有必要贅述一點,美國茶學權威威廉。烏克斯在其《茶葉全書》中說:“5世紀時,茶葉漸為商品”,“6世紀末,茶葉由藥用轉為飲品。”他如果看到王褒的這篇《僮約》,恐怕不會說如此武斷的話,因為《僮約》提到“武陽買茶”這件涉及商品茶的事實的確切時間是公元前59年的農曆正月十五,比《茶葉全書》所謂的5世紀要提前五個世紀。文學成就王褒少年時期就善於寫詩,工於作賦,對音樂也有較高的修養。當時的漢宣帝是一個十分喜愛文學與音樂的皇帝,自己也會創作,因而經常徵召各地在這方面有造詣的文士到長安。擔任皇家的文學、音樂方面的“待詔”。益州刺史王襄得知王褒是位很有才學的人,就請他來到成都,讓他在成都寫詩,並將他寫的詩配上音樂歌唱。王褒又為王襄作傳,故深得其賞識,上奏推薦王褒有過人之才。漢宣帝立即下令召見。王褒進京之後,漢宣帝就出了個題目,要他寫一篇《聖主得賢臣頌》。這篇文章怎么寫,王褒是頗費了一番斟酌的。構思時他想到了馬,所以文中便出現了馬跑的“情景”,“縱馳騁騖,忽如景靡。過都越國,蹶如歷塊。追奔電,逐遺風,周流八極,萬里壹息。何其遼哉,人馬相得也!”王褒以寫馬寫出善御者六轡在手,操縱自如,意在用良御御駿馬比喻聖主得賢臣,從一個側面反映了漢宣帝勵精圖治的景象。這篇文章是王褒散文的代表作,描述十分生動,音樂也頗為急促,使人如見其馬,如聞其聲。這篇文章深得漢宣帝的好感,他任命王褒為待詔,不久又升為諫議大夫。王褒著《僮約》王褒還寫有《四子講德論》,也是歌頌當時朝廷的作品,文采也很富麗,有“夫鴻均之世,何物不樂”等句,意思即指天下太平。他寫有《九懷》,這是王褒比較重要的作品,為追思屈原之辭。作者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是崇敬的,對其不幸遭遇是同情的,所以《九懷》寫得既有情感又有文藻,頗有《離騷》的風格。後來劉向編定《楚辭》、王逸作《楚辭章句》,都收入了此文,《全蜀藝文志》也著錄了全文。王褒又寫有《僮約》,這是他的作品中最有特色的文章,記述他在四川時所親身經歷的事。神爵三年(公元前59年),王褒到“煎上”即渝上(今四川彭州市一帶)時,遇見寡婦楊舍家發生主奴糾紛,他便為這家奴僕訂立了一份契券,明確規定了奴僕必須從事的若干項勞役,以及若干項奴僕不準得到的生活待遇。這是一篇極其珍貴的歷史資料,其價值遠遠超過了受到漢宣帝讚賞的《聖主得賢臣頌》之類的辭賦。在《僮約》中有這樣的記載:“膾魚炮鱉,烹茶盡具”;“牽犬販鵝,武陽買茶”。這是我國,也是全世界最早的關於飲茶、買茶和種茶的記載。由這一記載可以知道,四川地區是全世界最早種茶與飲茶的地區;武陽(今四川彭山)地區是當時茶葉主產區和著名的茶葉市場。此外,他所描述的當時奴僕們的勞動生活,奴伴關係,是研究漢代四川社會情況的極為重要的材料,可以使人從中了解到西漢社會生活的一個側面。
王褒特別善於寫詠物小賦,他是漢代寫詠物小賦的代表作家。其代表作《洞簫賦》在當時即獲得了很高的評價。洞蕭本是古代的一種排蕭,發音清晰而幽靜,在宮廷和民間都廣泛使用。《洞簫賦》既描述蕭管之所生,寫出了竹林中的景物;又表現蕭聲之動人,極盡描繪和誇張。全篇用楚辭的凋子,以大量的文字鋪敘洞蕭的聲音、形狀、音質和功能。音調和諧,描寫細緻,形象鮮明,風格清新。這種賦不同於漢代大賦,而屬於驕麗可喜、娛悅耳目的詠物小賦。如其中的一段:“朝露清冷而隕其測兮,玉液浸潤而承其根。孤雌寡鶴娛優乎其下兮,春禽群嬉戲翱翔乎其顛。秋綢不食抱朴而長吟兮,玄猿悲嘯搜尋乎其間。處幽隱而奧屏兮,密漠油以獺摻。惟詳漢宣帝與漢武帝一樣,信神仙,好遊獵。王褒在京中任職了一段時期後,漢宣帝聽信方士之言,要他回益州去祭祀傳聞之中的“金馬碧雞之寶”。不料竟在途中染病,未得醫治即死於旅途之中。王褒墓藝術評價武帝在位五十四年,一改西漢前期的黃老無為政治而為尊儒的多欲政治,對外用兵,對內興作,好大喜功,風氣侈靡,固然成就了一代鼎盛輝煌,也為賦體文學的創作繁榮提供了豐饒的土壤,但是畢竟付出了 海內虛耗,戶口減半 ,經濟瀕於崩潰的沉重代價,故而昭帝即位後,復行無為政治,與民休養生息,於是賦壇相對沉寂了一個時期。到宣帝時,一方面 數審詔公卿大夫務行寬大,順民所疾苦 ,使國家出現史稱 中興 的景象;一方面又重 修武帝故事,講論六藝群書,博盡奇異之好,征能為《楚辭》九江被公,召見誦讀,益召高材劉向、張子僑、華龍、柳褒等待詔金馬門。……頗好歌詩,欲興協律之事,……頗好神仙…… (《漢書·王褒傳》),因此辭賦創作再次振起。史載: 上令褒與張子僑等並待詔,數從褒等放獵,所幸宮館,輒為歌頌,第其高下,以差賜帛。 但是規模、氣象畢竟不如從前,而顯出自頂峰下滑的勢態。像司馬相如《子虛賦》所表現的那種聲勢氣魄,已經不見;而且就在王褒為宣帝大獵、宮館作賦歌頌的時候,甚至遭到輿論非難, 議者多以為淫靡不急.這實際上預示了漢賦的開始衰微。王褒,字子淵,蜀地資中(今四川省資陽縣)人。生卒年不可考。宣帝時,因益州刺史王襄奏薦其有逸才,受征有,不久擢為諫大夫。王褒是這一時期藝術上成就最為突出的賦家。他的賦《漢書·藝文志》著錄有十六篇,但是流傳至今的只有存於《漢書》本傳的《聖主得賢臣頌》,存於《藝文類聚》的《甘泉宮頌》,存於《文選》的《洞簫賦》,以及存於《楚辭》的《九懷》等。王褒是漢代最具有文學情趣的賦家。他的賦往往並不追求政治上的諷諭規誡,而是辟如女工有綺縠,音樂有鄭衛,顯現出唯美的 辯麗可喜 , 娛悅耳目 ,有 鳥獸草木多聞之觀 的純文學屬性,因此不符合當時儒家言志尚用的標準,但卻更具作為語言藝術陶冶性情的審美價值。這從《漢書》本傳所載:太子體不安,苦忽忽善忘,不樂。詔使褒等皆之太子宮虞侍太子,朝夕誦讀奇文及所自造作。 使得太子 疾平復 ,可見一斑。隨著社會文明的不斷發展,人類的精神需求、美感享受也必定趨向更加豐富的多元化。其實早在春秋後期,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孔子已經注意到了這點。他的 《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 的著名論斷就是證據。從這一意義上講,王褒賦所自覺表現出的唯美意識,不僅在當時賦壇獨樹一幟,而且符合文學自身發展的客觀規律。《洞簫賦》可以說是王褒美賦的代表作。
此賦在藝術形式上採用騷體,但內容卻並非賈誼以來抒發憂思悲慨的 緣情 ,而是細緻描繪洞簫的 體物 ,完全是大賦的格局,庶幾可以標明漢代騷體賦終於完成了由辭到賦的轉化。同時這種獨特風格的騷韻大賦,又不以 敘客主為首引 ,虛構人物,進行問答,而是開始即對所詠之物直接描繪再現;也不在 卒章顯其志 ,著意規誡,勸百諷一,而是意在表現小小洞簫的竹質、製作、聲音、功效,從外形到內理,音容體貌無不生動畢見,美輪美奐,自然地流露出作者對美好事物的讚嘆愛賞。另外,在語言上也不是散韻分離,堆垛奇字,而是始終用韻,音調和美,而且鋪排之中,多用精巧駢偶。例如描寫洞簫竹乾:託身軀於后土兮,經萬載而不遷。吸至精之滋熙兮,稟蒼色之潤堅;感陰陽之變化兮,附性命乎皇天。……朝露清泠而隕其側兮,玉液浸潤而承其根。孤雌寡鶴優乎其下兮,春禽群嬉翱翔乎其巔。秋蜩不食,抱朴而長吟兮;玄猿悲嘯,搜尋乎其間。處幽隱而奧屏兮,密漠泊以猭. 惟詳察其素體兮,宜清靜而弗喧。……可謂鐘天地自然之靈秀,秉性素潔而清靜,恰是極佳簫材。用筆精細,頗具詩情畫意。凡此種種,都和司馬相如所定型的散體大賦區別明顯,表現了藝術上難能可貴的創新。詠物賦最早起於荀卿的《雲》、《蠶》,但詞既簡略,又多隱語,只是初具雛形而已。晉代葛洪《西京雜記》雖說過景帝時梁孝王曾使枚乘作《柳賦》,路喬如作《鶴賦》,鄒陽作《酒賦》,公孫乘作《月賦》,羊勝作《屏風賦》,而且其中《柳賦》、《鶴賦》、《月賦》、《屏風賦》還載在《古文苑》中,但是歷來都被懷疑為偽托,不足信。因此,《洞簫賦》實為當下所能見到繼荀卿之後完成詠物賦體的第一篇。這不僅豐富了當時已露式微的大賦,而且對後世詠物文學也都影響深遠。後世影響王褒和他的作品對後世是有影響的。明代楊慎不僅在他編輯的《全蜀藝文志》里選有王褒的作品,還專門作了《王子淵祠》詩,詩云:“偉曄靈芝發秀翹,子淵擒藻談天朝。漢皇不賞賢臣頌,只教宮人詠洞蕭。”該詩用比喻的手法,讚譽了王褒的才華:文采秀髮,擅長辭賦,談耀一代;全詩對王褒表示惋惜,對漢主予以諷刺。個人評價王褒早年的經歷,我們不大清楚。漢宣帝時,由於宣帝喜愛辭賦,先後徵召文學之士劉向、張子僑、華尤、柳褒等待詔金馬門。王褒也得到益州刺史王襄的推薦,被召入京,受詔作《聖主得賢臣頌》。宣帝令他與張子僑等一起待詔,多次帶他們田獵,經過宮館,便命他們寫作辭賦以為歌頌。不久,將他提拔為諫大夫(秩比八百石,低於縣令)。後來,聽說益州有金馬碧雞之神,宣帝命王褒前往祭祀,結果病死於途中。由此可見,王褒的仕宦經歷比較簡單,主要是充當皇帝的文學侍從,未見有何作為。這種經歷,使他很難具備司馬相如那種獨立不羈、超凡脫俗的胸襟和氣魄;但他畢竟擺脫了拘守一隅的局限,走出了巴山蜀水,因而眼界還是比較開闊的。總之,作為一個著名賦家,王褒沒有司馬相如那種磅礴的氣勢和批判精神,無法達到相如“廣博宏麗,卓絕漢代”的巨大成就;但他善於觀察生活,善於描寫那些獨具特色的事物。在漢賦的題材開拓、手法創新和語言錘鍊等方面,都作出了自己的貢獻,仍然不愧為一代名家。他那詼諧幽默的語言風格,乃是巴蜀人民樂觀開朗性格的外在表現,在巴蜀文學史上產生了不可忽視的影響。詩詞節選王褒
《匡機》極運兮不中,來將屈兮困窮?余深愍兮慘怛,願一列兮無從。乘日月兮上征,顧游心兮鄗酆。彌覽兮九隅,彷徨兮蘭宮。芷閭兮藥房,奮搖兮眾芳。菌閣兮蕙樓,觀道兮從橫。寶金兮委積,美玉兮盈堂。桂水兮潺湲,揚流兮洋洋。蓍蔡兮踴躍,孔鶴兮迴翔。撫檻兮遠望,念君兮不忘。怫鬱兮莫陳,永懷兮內傷。《通路》天門兮墜戶,孰由兮賢者?無正兮溷廁,懷德兮何睹?假寐兮愍斯,誰可與兮寤語?痛鳳兮遠逝,畜鴳兮近處。鯨□兮幽潛,從蝦兮游陼。乘虬兮登陽,載象兮上行。朝發兮蔥嶺,夕至兮明光。北飲兮飛泉,南采兮芝英。宣游兮列宿,順極兮彷徉。紅采兮騂衣,翠縹兮為裳。舒佩兮綝纚,竦余劍兮干將。騰蛇兮後從,飛駏兮步旁。微觀兮玄圃,覽察兮瑤光。啟匱兮探筴,悲命兮相當。紉蕙兮永辭,將離兮所思。浮雲兮容與,道余兮何之?遠望兮仟眠,聞雷兮闐闐。陰憂兮感余,惆悵兮自憐。《危俊》林不容兮鳴蜩,余何留兮中州?陶嘉月兮總駕,搴玉英兮自修。結榮茞兮逶逝,將去烝兮遠遊。徑岱土兮魏闕,歷九曲兮牽牛。聊假日兮相佯,遺光耀兮周流。望太一兮淹息,紆餘轡兮自休。晞白日兮皎皎,彌遠路兮悠悠。顧列孛兮縹縹,觀幽雲兮陳浮。鉅寶遷兮砏礉,雉鹹雊兮相求。泱莽莽兮究志,懼吾心兮懤懤。步余馬兮飛柱,覽可與兮匹儔。卒莫有兮纖介,永餘思兮怞怞。《洞簫賦》原夫簫乾之所生兮,於江南之丘墟。洞條暢而罕節兮,標敷紛以扶疏。徒觀其旁山側兮,則嶇嶔巋崎,倚巇迤,誠可悲乎其不安也。彌望儻莽,聯延曠盪,又足樂乎其敞閒也。託身軀於后土兮,經萬載而不遷。吸至精之滋熙兮,稟蒼色之潤堅。感陰陽之變化兮,附性命乎皇天。翔風蕭蕭而徑其末兮,回江流川而溉其山。揚素波而揮連珠兮,聲礚礚而澍淵。朝露清冷而隕其側兮,玉液浸潤而承其根。孤雌寡鶴,娛優乎其下兮,春禽群嬉,翱翔乎其顛。秋蜩不食,抱朴而長吟兮,玄猿悲嘯,搜尋乎其間。處幽隱而奧庰兮,密漠泊以猭。惟詳察其素體兮,宜清靜而弗喧。幸得謚為洞簫兮,蒙聖主之渥恩。可謂惠而不費兮,因天性之自然。於是般匠施巧,夔妃準法。帶以象牙,其會合。鎪鏤里灑,絳唇錯雜;鄰菌繚糾,羅鱗捷獵;膠致理比,挹抐擫。於是乃使夫性昧之宕冥,生不睹天地之體勢,闇於白黑之貌形;憤伊鬱而酷,愍眸子之喪精;寡所舒其思慮兮,專發憤乎音聲。故聽其巨音,則周流汜濫,並包吐含,若慈父之畜子也。其妙聲,則清靜厭瘱,順敘卑達,若孝子之事父也。科條譬類,誠應義理,澎濞慷慨,一何壯士,優柔溫潤,又似君子。亂曰:狀若捷武,超騰逾曳,迅漂巧兮。又似流波,泡溲泛,趨巇道兮。哮呷喚,躋躓連絕,淈殄沌兮。攪搜捎,逍遙踴躍,若壞頹兮。優遊流離,躊躇稽詣,亦足耽兮。頹唐遂往,長辭遠逝,漂不還兮。賴蒙聖化,從容中道,樂不淫兮。條暢洞達,中節操兮。終詩卒曲,尚餘音兮。吟氣遺響,聯綿漂撇,生微風兮。連延絡繹,變無窮兮。
墓地遺址王褒墓和王褒墨池位於資陽市雁江區墨池壩。王褒墓外形是一個小山丘,上面種植著莊稼與果樹。據當地人介紹,墓穴里很寬大,但歷年多次被盜後,裡面已經沒什麼東西。山丘旁立著一塊石碑,上書:“資陽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西漢諫議大夫王褒墓資陽市人民政府2001年5月16日公布雁江區人民政府立”。一兩百米遠處有王褒墨池,大小相連的兩個水池,周圍雜亂,水面骯髒。水池不遠立著石碑,上書:“資陽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西漢王褒大小墨池資陽市人民政府2002年3月26日公布雁江區人民政府立”。石碑上的字跡已經模糊不清了。影視形象2006年《昭君出塞》張維志飾王褒
相關詞條
王褒(西漢文學家)王褒(前90年—前51年),蜀資中(今四川省資陽市雁江區崑崙鄉墨池壩)人。西漢時期著名的辭賦家,與揚雄並稱“淵雲”。王褒一生留下《洞簫賦》等辭賦16篇、《桐柏...
王褒(南北朝文學家)王褒(約513~576年),字子淵,琅琊臨沂(今山東臨沂)人,南北朝文學家。東晉宰相王導之後(第三子王洽一脈),曾祖王儉、祖王騫、父王規,俱有重名。妻子為梁武帝之弟...
僮約(西漢王褒作《僮約》文)漢 王褒 作《僮約》,記奴婢契約。後因以“僮約”泛稱主奴契約或對奴僕的種種約束規定。 清 趙翼 《僮約》詩:“僮約雖頒十數條,守門奴已出遊遨。”...
關山月(王褒詩作)“關山月”是樂府舊題。《樂府古題要解》雲:“關山月”傷離別也。文人以此題作歌辭,大多寫士兵久戍不歸和家人互傷別離的情景。王褒此作,雖難定其作於南朝...
燕歌行(南北朝王褒詩作)《燕歌行》是南北朝王褒創作的一首樂府詩。...... 王褒(約513~576年),字子淵,琅琊臨沂(今山東臨沂)人,南北朝文學家。東晉宰相王導之後(第三子王洽一脈),曾祖...
王褒(清虛真人王褒)王褒 國籍 中國 朝代 漢 字 子登清虛真人(王褒) 《歷世真仙體道通鑑》稱其為范陽襄平人,生於漢元帝建昭(前38—前33年)三年(前36年),世為貴族。其父王...
高句麗(王褒詩作)這是一首六言古詩。《通典》雲:“高句麗,東夷之國也。”即今朝鮮及遼東一帶。此樂府大約是自高句麗傳入的、至少原本與之有關的一種樂曲。王褒此詩慨嘆光陰...
贈周處士(王褒詩作)這是五言古詩,作於江陵淪陷之後,王褒在被解送長安的途中,寄贈給江南故友周弘讓的。...... 這是五言古詩,作於江陵淪陷之後,王褒在被解送長安的途中,寄贈給江南...
出塞(南北朝王褒詩作)《出塞》是南北朝王褒創作的一首樂府詩。...... 《出塞》是南北朝王褒創作的一首樂府詩。作品名稱 出塞 創作年代 南北朝 作品體裁 樂府詩 作者 王褒 作品出處...
從軍行(南北朝王褒詩作)《從軍行》是南北朝詩人王褒創作的一組樂府詩。...... 《從軍行》是南北朝詩人王褒創作的一組樂府詩。作品名稱 從軍行 創作年代 南北朝 作品體裁 樂府詩 作者...
王褒(明朝官吏、文學家)王褒,字中美,閩縣(今福建省福州市)人,明朝官吏、文學家。...... 王褒,字中美,閩縣(今福建省福州市)人,明朝官吏、文學家。本名 王褒 字號 中美 所處時代 明...
長安道(王褒詩作)《長安道》是南北朝詩人王褒創作的五言古詩。...... 《長安道》是南北朝詩人王褒創作的五言古詩。作品名稱 長安道 創作年代 南北朝 作品體裁 五言古詩 作者 ...
日出東南隅行(北周王褒詩詞)《日出東南隅行》是北周王褒所創作的詩詞。...... 《日出東南隅行》是北周王褒所創作的詩詞。作品名稱 日出東南隅行 創作年代 513—576 作者 北周王褒 ...
明君詞(王褒詩作)《明君詞》是王褒詠嘆王昭君的詩作。...... 《明君詞》是王褒詠嘆王昭君的詩作。作品名稱 《明君詞》 創作年代 南北朝 作品出處 樂府詩集 文學體裁 五言古...
遊俠篇(王褒詩作)(王褒詩作)編輯 鎖定 本詞條缺少名片圖,補充相關內容使詞條更完整,還能快速升級,趕緊來編輯吧!遊俠:古稱豪爽好結交,輕生重義,勇於排難解紛的人。遊歷任俠之士...
飲馬長城窟行(王褒詩作)王褒(前90年—前51年),蜀資中(今四川省資陽市雁江區崑崙鄉墨池壩)人。西漢時期著名的辭賦家,與揚雄並稱“淵雲”。王褒一生留下《洞簫賦》等辭賦16篇、《桐柏...
長安有狹斜行(王褒詩作)《長安有狹斜行》是王褒的樂府詩。...... 《長安有狹斜行》是王褒的樂府詩。作品名稱 長安有狹斜行 創作年代 南北朝 作品出處 樂府詩集 文學體裁 五言古風...
答王褒書答王褒書是出自《周書·王褒傳》的一個典故。...... 答王褒書是出自《周書·王褒傳》的一個典故。甚矣悲哉,此之為別也,雲飛泥沈,金鑠蘭滅,玉音不嗣,瑤華...
長安有狹邪行(王褒詩作)《長安有狹邪行》是王褒的詩作之一。...... 《長安有狹邪行》是王褒的詩作之一。作品名稱 《長安有狹邪行》 創作年代 南北朝 作品出處 《樂府詩集》 ...
詠雁(王褒詩作)王褒(約513~576年),字子淵,琅琊臨沂(今山東臨沂)人,南北朝文學家。東晉宰相王導之後(第三子王洽一脈),曾祖王儉、祖王騫、父王規,俱有重名。妻子為梁武帝之弟...
牆上難為趨(王褒詩作)《牆上難為趨》是王褒的詩作之一。...... 王褒(約513~576年),字子淵,琅琊臨沂人,南北朝文學家。曾祖王儉、祖王騫、父王規,俱有重名。妻子為梁武帝之弟鄱陽...
陵雲台(王褒詩作)王褒:字子淵,北周詩人。博覽史傳,尤工屬文。周明帝宇文毓篤好文學,王褒與庾信才名最高,特被親待。高台:高的樓台。指陵雲台。懸:高懸,懸空。百尺:十丈,喻...
洞簫賦《洞簫賦》是西漢文學家王褒創作的一篇賦。此賦先寫做簫的竹,再寫簫的製作及吹奏者,接著寫簫聲極盡其妙的變化,然後寫簫聲的道德感化作用和藝術感染力,最後再寫...
渡河北《渡河北》是南北朝北周文學家王褒創作的一首五言律詩。詩的首二句寫眼前秋景仿佛洞庭之畔,流露出思鄉之情;次二句一轉至現實的北方黃河之景;五、六兩句進一步寫...
僮約(僮約)僮約:西漢王褒作《僮約》文僮約:宋代詩人戴復古的詩詞作品...... 僮約:西漢王褒作《僮約》文 僮約:宋代詩人戴復古的詩詞作品 V百科往期回顧 新手上路 成長任務 編...
庾信當時只有王褒與庾信文才相當,其餘的文人,沒有能比擬的。 [19] 庾信鄉關之思 庾信雖然身居顯貴,但常有思鄉之情,便作《哀江南賦》以抒發自己的心意。 [20-21...
熱門詞條
中國好歌曲
再見自由式
漢斯·季默
長頸鹿遊戲
林玟誼
金剛經
怪談比留子
國營
克羅恩病
孫燕姿
朝日
超有感
碳佐麻里商務旅館
雞翅木
彭彩雲
梧桐雨
垃圾
台灣成功大學
書信
領帶
F-14戰鬥機
權證網
鹹魚
防滑墊
有一個人
輕音少女劇場版
十鼓擊樂團
逆水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