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讲:身体中的湿气是怎么来的

中医讲:身体中的湿气是怎么来的

3、大肠生湿:大肠属金,金生水。如果大肠通畅干净,大肠产生的就是津液。如果大肠拥堵不通,肠道内宿便发酵后产生有毒物质。那么大肠就不能生津液,而只能生湿浊了。现在科学证明,大肠负责吸收食物中的水分,如果肠道不通,宿便发酵就会产生有毒的气体和污水。被吸收后就是湿气。因此古代中医认为:要想长生肠中常清,要想不死,肠中无滓。

所有的大病都是逐渐形成恶化的。

湿气堆积在体内,就会化成痰湿。就像瓶子里的水不流动放置时间长了会生絮状物,会产生臭味。痰积累时间长了就会变成脓肿。正常的细胞在污水环境中也会出现炎症或肿瘤。

4、脾肾亏虚,肾脏主水,脾脏主化解湿气。如果脾肾功能差,体内就会湿气重。

西方医学缺乏对湿气的认识,也没有能够检查微循环瘀堵的项目。因此人体内出现湿气导致的各种症状被称为亚健康。这个时候祛湿是最经济,最省时省力的时机。如果等到湿气逐渐加重转化成慢性炎症,囊肿,肿瘤的时候。就只能服用有毒副作用的药物或者手术切除了!甚至还需要做对身体本身造成严重伤害的放射疗法或化疗。

最重要的是任何治疗都不能给人带来健康,只能挽救生命,控制症状。因为体内细胞生存的环境才是健康的根本。无论任何药物和手术都无法彻底改变体内细胞生存环境。细胞生活中臭水中能长好吗?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把提高国民健康提升为国家战略高度。从治疗疾病转变为改善健康。国家卫生计划生育委员会也更名为卫生健康委员会。

如果我们自己还停留在等待疾病缠身才治疗,就太落后了。

因此预防外湿进入和内湿产生和祛除体内湿气才能守护健康。两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就提出:病已经形成才吃药,就像口渴了才知道去挖井,敌人打过来了才着急去打造兵器。已经太晚了!

世界卫生组织(WHO)的一项全球调查结果显示:1800定律:今天1分的预防,远胜于将来8分的治疗!100分的抢救!今天100元的预防,远胜于将来800元的治疗!10000元的抢救!

预防湿气进入和产生以及祛湿必须从多方面入手:

1、 饮食中减少产生内湿的食物摄入。比如油脂多的会造成肝胆湿热,肉吃多了容易生痰湿,甜食、冷饮、碳酸饮料摄入多了造成气机缓慢,影响脾的化湿能力。

2、茯苓、芡实、薏仁、扁豆、冬瓜、玉米须、丝瓜等都有一定的祛湿作用,需要长期坚持才能有效,多吃一些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可以减少内湿产生。

3、经常做有氧运动可以减少痰湿产生。

闷热的气候、冷库、地下室、脏水、凉地板、空调对着吹、雨林都会导致湿气入内。

4、经常放松肌肉、拉伸韧带可以减少血管、神经、淋巴卡压。艾灸也可以祛除深层寒湿。

5、睡眠的过程也是身体自身排出湿气的过程。睡好觉。

6、健脾强肾,肾脏好就能把身体多余的水分过滤出去,脾脏是身体最大的淋巴器官,也是最重要的免疫器官之一。脾脏功能好,身体过滤淋巴液的能力就强大。

最后:祝愿每一个阅读文章的人,都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高质量的生活,远离疾病,阖家欢乐。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相关推荐

花了一个星期,我终于把RPC框架整明白了!(深度好文)
dnf哪个地图爆传说
Ycc365下载

dnf哪个地图爆传说

📅 06-29 ❤️ 571
郑爽二度直播获百万围观,明星直播带货除了翻车还剩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