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的预防主要包括管理传染源、管理传染源、预防接种等。
一、管理传染源
限制养犬数量,加强犬只登记和管理,避免流浪犬只的出现。做好犬只的预防接种工作,定期为家犬注射兽用狂犬病毒疫苗,提高犬只的免疫力。发现疑似感染的犬只或其他动物,应立即上报有关部门进行处理。对于病死动物,应予以焚毁或深埋处理,避免病毒传播。
二、伤口处理
在被犬类或其他动物咬伤后,应及时(2小时内)对伤口进行严格处理。首先,尽力挤压伤口出血,然后用肥皂水或新洁尔灭反复冲洗至少半小时。用70%乙醇擦洗及浓碘酒反复涂拭伤口进行消毒。注意,伤口一般不予缝合或包扎,以便排血引流。若咬伤严重,如头颈部、手指等部位,除用疫苗外,还需用抗狂犬病免疫血清在伤口及周围行局部浸润注射。
三、预防接种
1、主动免疫:接种狂犬疫苗是预防狂犬病的有效手段。根据疫苗种类和个体差异,接种方案可能有所不同。一般来说,人二倍体组织培养疫苗和初代地鼠肾细胞组织培养疫苗都是安全有效的选择。
2、被动免疫:使用抗狂犬病毒免疫球蛋白和免疫血清进行被动免疫。这种方法适用于未接种过疫苗或接种疫苗后尚未产生足够抗体的情况。需要注意的是,免疫血清可能会干扰主动免疫,因此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四、干扰素的应用
在预防接种的同时,加注干扰素可以提高免疫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措施并不能百分之百地预防狂犬病的发生,但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感染的风险。一旦疑似感染狂犬病,应立即就医并告知医生相关病史和症状,以便及时诊断和治疗。
参考资料:[1]李杰,杜映荣,杨永锐主编.常见传染病诊疗手册[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22.